CSS(层叠样式表)是一种用于描述网页样式和页面排版的语言。CSS的语法格式可以分为三个部分:
选择器{ 属性:属性值; 属性:属性值; }
第一部分是选择器,用于选择要修改样式的HTML元素。选择器通常通过HTML元素的标签名、类名和ID来定义。
h1 { color: red; font-size: 24px; }
上面的代码就是选择了h1标签,并将字体颜色和字号设置为红色和24像素。如果想要选择ID为“header”的元素,用“#header”即可。
#header { background-color: blue; height: 80px; }
第二部分是属性,用于定义要修改的样式属性。
.box { width: 200px; height: 200px; background-color: gray; }
在上述代码中,.box类定义了一个元素的宽度、高度和背景颜色。这样一来,所有使用.box类的HTML元素都会拥有这些属性。
第三部分是属性值,用于定义属性的值。每个属性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属性值。
ul { list-style-type: none; }
上述代码中,使用了list-style-type属性和none值,这将使无序列表的默认符号不可见。
总之,CSS的语法格式如上所述。适应了这种语法格式,在编写CSS时可以更快、更准确地编辑样式。